写作方法

Hi, 请登录

望远镜 营销 为什么你的“老带新”带不动,别人的转介绍率却高达70%?

经过前端流量裂变的洗礼,会储备大量活跃的用户池,尤其以微信群为主,实际上这些流量是前端裂变后的产物,并且是裂变运营的一部分。

举个例子,花钱为公众号买来大量粉丝后,通过48小时客服消息推广群裂变,会产生大量的微信群,这些微信群不会只引导用户转发分享,还要提供信任品比如讲座、公开课、打卡等产品,筛选更加精准的高意向用户。

那么在投放信任品环节,植入分享机制,就可以带来更多稳定的、高质量的流量。那么,有哪些分享机制适合在这里落地私域老带新?主要有三种,分别是打卡、拼团和分销。

先说打卡。打卡在我看来一直是社群必要的促活手段,但其实也是老带新的一种方式。

目前很多信任品(尤其是以训练营名义)都把打卡作为重要的拉新机制,简单一点的是借助打卡小程序关注公众号拉新,实现分享闭环,稍微复杂的就是自研打卡工具,开发补卡裂变功能,与业务系统打通,吸引新用户注册或购买。

其次是拼团。关于拼团如何在信任品中植入,一般有两种可植入的环节:一个是直接为信任品拉新,即直接在前端流量池用拼团营销为信任品导流;另一个是在信任品服务接近尾声段,在社群内为高价品发起促销拼团,并借助从众、稀缺等营销策略,加强拼团效果。

最后是分销。分销在信任品服务期的末端,是植入的最好时机,在笔者看来,这是比较接近主流认知里的老带新场景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服务结束后,发起邀请有礼活动,推荐信任品给好友得奖励(可以不是钱,给予其他礼品也符合分销逻辑),而且为了提升效果,奖励还会以阶梯的形式发放。

就这三个信任品分享植入方式的选取次序而言,个人优先推荐分销,因为更符合私域老带新的逻辑,其次是打卡,最好能与业务系统结合,至于拼团,以转化为前提会更加合适。

以邀新激活留存

经过“裂变储量”和“信任品植入分享”两个环节之后,就会进入流量的留存环节,核心运营策略是长期分层回流。

具体来说,就是制定长期的运营规划维持已有流量池的活跃度(所谓已有流量池,指裂变后和信任品服务结束后的流量池),并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、痛点更加精准、势能更加强烈的裂变活动,作为“基于旧流量,创造新流量”的激活手段(即成为新裂变活动的启动池)。

为什么这样安排?有两个原因:一是经过裂变和服务后的流量,已经对你有所感知,并且经过信任品筛选后的流量在质量方面更加突出;二是在裂变活动匹配上,会更加突出爆款这一特性,因为回流的含义不只是“召回”,还有创造更多新的流量,反哺流量端进行裂变,这样的话整个私域老带新体系才能形成闭环。

所以,在分层回流这一步,需要对流量端与留存端的裂变活动进行定位区分:前者是面向泛人群、流量低质量、需求高频、运营周期短的裂变活动;后者则是圈层匹配、强调IP化、痛点精准、流量高质量、运营周期长的裂变活动。

当然,在玩法上两者区别不大,核心还是诱饵本身的选取和运营组织上的要求。不过,对于留存邀新来说,选取不同的载体组合,所产生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。

关于载体选取,推荐两种类型望远镜 营销,一种是传统的“社群+个人号+公众号”,即以一个裂变活动将流量进行三重备份,另一种就是企业微信,通过微信端导流,建立相对独立的流量池。前一种已经被业内使用地很高频,而后者却是新的红利。

就笔者使用企业微信的体会,唯有“真香”二字才能表达,尤其是很多第三方服务商推出了基于企业微信的裂变功能后,企业微信将成为高配版的个人号,裂变的效率、效果和精准度都会大大提升,可以为其他微信裂变活动提供更高质量的原始渠道。

案例:vipkid如何搭建70%转介绍率的获客体系

vipkid是目前在线少儿英语领域少有的独角兽,它的获客体系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,笔者也不打算梳理它的整体逻辑,仅就其较为核心的转介绍体系做了一点研究。

目的无非两个:

一是工作目的,为个人从事的转介绍工作赋能;二是能否发现新和想法,进一步验证个人总结的转介绍运营逻辑。

笔者曾经简要总结过vipkid的转介绍类型,总共分三类:

以上这些转介绍玩法还可以在vipkid上面找到,但除此之外,也上新了几个新玩法,本文就将它们依次进行拆解。

一、大转盘

 为什么你的“老带新”带不动,别人的转介绍率却高达70%?

大转盘玩法是最近很流行的老带新策略,笔者翻看了学而思、火花思维、核桃编程、画啦啦等主攻幼小赛道的在线教育机构,都采用了这个策略来提升老带新效果。

vipkid的大转盘的老带新路径与这些机构其实还不太一样,我们细细拆来。

首先,老用户(即注册用户)进入抽奖页面,被vipkid品牌色调的活动视觉吸引,然后按“点击抽奖”参与,老用户会有准备好的抽奖机会,先让其尝到甜头,或者感受未中奖的失落。

这时因为贪欲或不甘心再次点击,从而获得邀请海报——这一步的目的是完成邀新前的激活。

然后就是分享环节,老用户在“占便宜心理”、“赌徒心理”等综合心理作用下,发到朋友圈、微信群、甚至私信等渠道,吸引朋友帮忙助力,而助力成功的方式就是关注公众号。

这一点和常见的任务宝裂变一致,已关、取关、曾关都不算助力。

当老用户完成邀请、新用户完成助力之后,貌似要进入老带新循环,实际并不是这样,需要完成新用户到老用户(注册用户的转化)。转化方式很简单,关注公众号后会有渠道码消息,以0元拼读课为诱饵引导新用户注册,然后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,实现闭环。

通过路径梳理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简单的老带新策略,不同于单纯的任务宝,增加了被动注册转化,核心目的是让已注册用户拉新注册用户,积蓄有效用户池,为销售转化供量。

二、邀请返现

 为什么你的“老带新”带不动,别人的转介绍率却高达70%?

邀请返现实际就是分销,在线教育领域均以低价课为主,常见价格为9.9元、19.9元和49元,返现比例在30%-50%,而且设置了打卡返还机制,并配送精品学习盒子,这为用户推荐环节提供了很强的抓手。

vipkid的邀请返现基本满足上面的分销特点,接下来说说其使用该策略的一些细节。

先是邀请规则方面,没有像多数机构那样设置阶梯激励,只有一半返现和上不封顶,只突出赚现金这一个噱头点,笔者觉得相比其他动力会很弱,虽然下拉落地页可以看到排行榜,但收益和人数并不能给到更强的刺激。

其次是裂变闭环路径,老用户点击生成海报——分享好友扫码购买——点击购买页“赚红包”——进入分销参与页——新用户登陆注册。

整个闭环相对流畅,个人觉得有价值的地方有两点:

一是在购买页相对醒目的位置引导分销,二是参与分销前会提醒注册,保证参与门槛。

在转化方面,比较值得肯定的是课程内容部分,直接展示卖点,而且是把效果直接进行描述,重点使用了一些数字,这对提升新用户购买率会有一定帮助。

就整个分销设计来说,亮点不多,个人觉得是MVP版本,后期会有大概率增加新的优化策略与激励方案,并且基本方向会向业内看齐。

三、赠课得课

 为什么你的“老带新”带不动,别人的转介绍率却高达70%?

赠课得课是互惠型裂变模式,也可以看作以课时替换现金的分销模式,毕竟一切MGM(老带新英文缩写)的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。

vipkid的赠课得课,在路径上非常简单,流程很短,完全基于H5进行,产品逻辑类似于常见的H5裂变(不带海报),具体路径为:老用户访问页面——点击“分享礼包给好友”——接受指引点击右上角分享——新用户访问——注册留资领取。

其实,这个老带新策略的目的还是为了拉注册,并且用的vipkid基础老带新的逻辑,只是在奖励和频率上作了调整。

比如:老用户奖励改为公开课课时,最高26节,对单天和单周的分享激励做出限制(保证稀缺性);而新用户获得包含“能量石+公开课+优惠券”等综合奖励的礼包,这是引导注册行为的有力抓手。

另外,该策略还有一个亮点,就是对新用户领取的礼包设置了随机功能,即获得的礼包种类和价值是不固定的,可能是课时、优惠券或能量石包,对新注册用户的留存会有一定影响。

这是因为不同礼包针对的用户类型不同,起到分层转化的作用。

四、砍价免费拿

 为什么你的“老带新”带不动,别人的转介绍率却高达70%?

砍价作为一种产品化拉新手段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拼多多天天让身边人砍价免费拿、领现金,简直不亦乐乎,而教育类产品很少使用砍价。

因为营销意味太浓,但并不是不能用,可以换个策略,比如vipkid就拿来送实体奖品,借此实现注册拉新。

简单拆一下路径:扫码关注公众号——弹

试看结束,如继续查看请付费↓↓↓↓
打赏0.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,立即打赏

来源【写作训练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评论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
二维码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