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双11凌晨开闸,2分5秒破100亿,26分2秒破500亿,1小时47分破1000亿,纷纷刷新历史记录。阿里这艘“巨轮”正驶向何方?
2018年11月11日,天猫双11购物狂欢熯炽第十载。
今天,我们通盘剖析阿里新零售布局,让各位了感知一个“买买买”的消费黑洞如何打造。
为什么是阿里新零售?
腾讯、苏宁高呼“智慧零售”,京东立帜“无界零售”。后三者概念上更有科技感、更霸气,这些概念本质无异,但为什么业界更喜欢讨论“新零售”?仅仅因为是马云两年前抛出的概念吗?不可否认,在实践投入和行业影响的广泛性而言,新零售都值得揭开概念去深究。
(阿里腾讯“新零售阵营”双寡头©️天风商社刘章明团队)
两个月前,马云突然宣布将在一年后“退休”,由张勇接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。众所周知,张勇是一个业务能力极强的高管,从主导建立天猫(淘宝商城),到开创双11,再到升任集团CEO,将阿里多元化业务融入为“数字经济”之中,而核心支柱还是新零售业务。
所以,某种意义上,如果把阿里整个新零售布局及内在逻辑看透,那无异于看清了张勇这位“船长”掌舵阿里这艘“巨轮”的底盘,而巨轮行驶的航向,也透露着行业革新的一个方向,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。
而本文综合了过去三个月里,对天猫总裁靖捷、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叶国晖、新零售智慧商圈总监韩操的采访,以及天猫公开课与阿里投资者大会等一些信息,再融合自己的理解,与大家分享,不一定对,后续欢迎多多指导。
一、阿里新零售“大盘”
在盘点阿里2014年的投资布局中,我曾提到阿里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背后是“要做天下人的生意”,从电商衍生出金融、物流、大数据、文娱、旅游、体育……去年阿里18周岁生日时,马云用“全球第五大经济体”给阿里多元化生态镀金,张勇则用“数字经济体”做着业务层的落地。
阿里的整体营收由核心电商、云计算、数字娱乐、创新及其它,四大板块构成,如果你去翻阅阿里每季财报,其核心电商营收占比基本上都在80%以上,最近发布的2018Q3财报显示,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占比达86%。
如此理解,阿里“数字经济体”正是靠核心电商业务(批发贸易、零售流通)支撑,可见新零售在其中的重要价值。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定义: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。所以,阿里业务落地时,首先在旗下众多业务公司中统一意识形态。
或许还有人记得,靖捷在今年年初升任天猫总裁后干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对天猫组织架构做出重大调整,形成以品类为纵向,跨平台协同为横向的“六纵二横”事业部解构,新零售平台事业部就是横向之一,而后将盒马、饿了么、大润发等为代表的公司,冠以“新零售八路军”封号。
不同于阿里官方口径,我对他们新零售大盘有个人视角的理解(如下图):
数字经济体的载体是零售、消费场景,因而在商业模式与服务方式上的创新理解为新零售话,我认为把阿里旗下全资子公司或重点持股公司可以归纳为八种角色(速卖通、Lazada,还未上升至“海外新零售”)。
万能淘宝是在满足全民需求的SKU平台中,用心选的ODM模式工厂电商,以及独特IP内容呈现的特色卖家,差异人群服务,一定程度避免与拼多多一些陷入价格敏感性消费。
口碑饿了么合并,是分别从到店与外卖在餐饮新零售方向,与美团点评抗衡,淘鲜达则扮演者京东到家的角色,只是侧重与大润发、盒马的协同服务。
盒马已被捧为新零售中的标杆了,代表阿里自营的一个方向,截止今年三季度,盒马共有77家店开业,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60%。而银泰、大润发都是在收购后进行新零售样板改造。2016年底阿里在整个活跃买家增速跌到9%之后,上述三者是阿里线上线下打通的自家阵地,线下圈用户的重要手段。
底层的技术、供应链、营销,作为阿里新零售的配套工具,分别从支付、金融、物流、B2B、位置、流量等业务环节进行支撑,这些不难理解。天猫为什么是品牌新零售数字化转型的主阵他?为何是阿里所有业务的重中之重?值得系统性来讲讲。
天猫新零售对阿里意味着什么?
从双11主导者的角色就能感知天猫在阿里的历史的,不过“地位”还是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,2018财年阿里整个零售GMV交易达到4.82万亿,其中天猫GMV占到了整体份额的47%,预计2019财年比重会超过50%,可见天猫在集团中的重要性。
另一方面,天猫占据了服务品牌商的卡位优势,淘宝卖家生态恶化早已显露端倪,所以品牌商才是阿里恒久的金主,仅今年天猫双11就有18万品牌商参与(2018Q3财报披露),而天猫的品牌商基本上都有线下门店、会员体系,这些年传统零售一方面受到线上冲击,另一方面线下成本快速上涨,商业侧没有对客流、获客、消费者环节进行有效数字化,所以陷入了经营困扰,亟需打破依赖位置的“守株待兔”模式。
瞄准了品牌商户的经营困扰、付费能力、线下网点及会员基数,阿里集团必然愿意最大力度投入资源,让天猫在新零售试田中居于主导地位。另外,除了基础优势条件外,品牌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要比夫妻小店强。
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,天猫新零售平台的由来有其历史渊源,要追溯到2014年O2O那波浪潮,当时阿里成立了“城市生活事业部”,到2016年成型了两款产品:喵街、新零售,但当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抛出“新零售”概念后,原来的新零售项目便改名“零售+”。
2017年,阿里商家事业部进行了一次调整,更名“云零售”事业部,主要为传统零售商提供一些SaaS类相关的东西,与阿里生态系统打通。2018年初,靖捷上台后进行组织架构调整,将“云零售”并入到了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 。
下图是我对天猫新零售平台事业部的业务逻辑梳理:
简单用一句话理解,天猫新零售就是在做品牌商全域(线上线下融合)数字化的运营与营销。业务落脚点集中在品牌商聚集地——商圈、购物中心,通过数据银行经营消费者资产,然后输出给智慧商圈、智慧门店、客户运营等业务环节,数据分析输出的指导运营同时,消费者(进店)从品牌接触、感兴趣、购买(离店)每个环节又被数字化度量,沉淀到数据银行形成回流循环。技术工序,更多是靠“零售云”来贯通。
数据银行在天猫新零售业务中起到核心作用,但在以微信为主阵地的社交零售派有“品牌资产私有化”的趋势论,现实问题也如此,品牌商为什么放心把自己用户的原始数据给天猫?这个问题我曾分别抛给过韩操与叶国晖,几乎得到同一答案——天猫不拿品牌商用户隐私数据,只进行消费标签化处理,原始数据处理会进行隔阂,保障数据安全。
而按照韩操与叶国晖的分享,智慧商圈所做的事本质上是给商场做差异化内容供给,其内容涵盖品牌快闪店、常态快闪、智能母婴室、智能派样、品牌集合场馆等。类似线下版的“聚划算”“超级品牌日”,同时还会结合线上直播,但目标不在直接销售,而是品牌与消费者线下互动,然后数据化得到用户的品牌感知度,转化会员。
智慧门店的核心是希望解决消费者离店后连接和服务,围绕四个元素:会员、体验、导购、运营。目的是增加老客复购,基于LBS的互动导流,到店后用虚拟云货架、AR试妆镜、虚拟试衣屏等黑科技产品,强化线下购物科技感。然而实践证明,这些人工智能产品在线下更多是营销噱头,实际提升的购买转化效果十分有限。这里的智能收银,是用硬件POSS机抓取用户交易数据,实现可视化会员管理。
客户运营其实是天猫针对品牌商进行的全域整合营销方案服务,跨平台打通会员权益,构建一体化会员体系,这部分会将是天猫新零售未来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职能类似阿里妈妈当前在积极推进的“全域营销”。难点是如何将线上媒体资源打通,融合线下的商业化内容形态,产生粉丝购买的粘性。
目前来看,天猫新零售还达不到全品类通吃,主要集中在日化快消、服饰、美妆、母婴等品类。因为涉及线上与线下、技术与运营的跨品类运营,天猫内部需要高效协同才能推进,而他们的方式是在“大中台,小前台”基础上用项目制推进,线下运营依赖人力投入,会限制了天猫新零售的复制扩张,因而一个新零售TP(代运营)生态相伴而生。品牌商与商场达成全域“自运营”,这是韩操对天猫新零售产生化学效应的预期效果。
线下持久战,新零售成败关键
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线上线下协同营销,天猫新零售平台的线下能力将在今年双11进行一场大检阅——天猫将在全国12个城市的100个核心商圈,400个城市的20万智慧门店,组织近50万超级导购迎战新零售。
你是否还记得马云与王健林六年前的那个1亿赌约?即2020年如果电商占中国零售市场的50%份额,就算马云赢。尽管马云欣然应战,但“身体”早就出卖了自己——赌约开启的两年后,阿里曾极力想把淘品牌引入线下(银泰),与当时寄予厚望的喵街相呼应,渗透到其他商圈。不幸,该项目中途夭折,喵街负责人马学军而后也离职,加入云峰资本,喵街放弃了商圈O2O综合平台的战略,并入到银泰体系。
尽管喵街败了,但在那个节点尝试切入商圈,做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没错,比它早一年的万达飞凡,也被寄予厚望同样黯淡收场,而比喵街更早的天虹、中粮大悦城这些传统商场自建信息化中台,也只能寄存于自有线下体系。“生活服务+零售消费”一手抓的路走不通的经验,给天猫新零售聚焦线下品牌零售时,做了果断取舍。
下线为何如此重要?在靖捷看来“门店是帮助品牌获得新客、留住老客的最佳交互场所。”在他看来,一个品牌的营销规划,就是在做资源配置。张勇曾对“新零售”做过清晰总结:新零售就是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人货场重构。
根据张勇的诠释,我理解出来这么一张“新零售”逻辑图:
全渠道融合,业界一直在提倡,“线上线下,同时、同款、同价”,但为什么大部分品牌商做不到?特别是家电,前不久我采访过的方太、九阳,无一例外都热衷于天猫、京东定制款。它们一方面是要避免产品同质化渠道互博,另一方面是避免线上线下利益博弈。
此僵局如何被新零售打破?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人,主要是两个层面:顾客、导购。
到底是渠道为王,还是产品为王?这是传统零售思路争论不休的问题。新零售是以用户为中心。比如,标准的商品/服
来源【写作训练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