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价,或许是我们现在生活每天接触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了。
而我们自己作为被狂蜂浪蝶环绕的消费者一员,有时候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语。
有时候我们看到降价品就像看到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样,有的时候明明看到很多降价的信息,但是心如止水完全毫无波澜。
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左右着我们对降价信息的敏感度呢?
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分析一下降价促销这个随处可见的现象,希望能回答三个问题:
什么样的商品降价才有效?降价的作用到底有哪些?如何有效地降价,又不显得Low?
一、什么商品降价会有效
我们先试想一个场景:
假如你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天,正在街上走着。突然看到迎面而来有一个身影,是衣着干净,身材都不错的异性店庆策划 淘宝,但是由于距离太远,还看不清楚脸。
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想:“这个小姐姐/哥哥肯定很美/帅”,甚至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个好看的脸的模板。
即时这个远处的异性样貌根本就很一般,但是在这一刻,我们都会先向好的方面想。
我们之所以这样思考,是跟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,心理距离(Psychological Distance)有关。
心理距离可以理解为我们感知到的与环境,事物的可感知度。
对于陌生的,离我们物理距离远的,或者时间维度上久远的事物,我们都会有远心理距离。
反之对于熟悉的,物理距离近,或者时间在最近的事物,我们就倾向于获得近的心理距离。
大量的研究表明:对于远心理距离的事物,人类倾向于思考它的收益;而对于近心理距离的事物,我们则更多会想它的成本。
因此,我们当我们对于远处的异性处于朦胧状态的时候,会倾向于想象她的外貌是吸引人的。这也是“背影杀手”,还有网恋“见光死”的主要原因。
无论是只看到异性的背影,还是隔着网路的交流,远心理距离带来的就是会往好的方向想象。
而当一对情侣开始恋爱一段时间之后,心理距离边近了,就会开始从注重对方的优点(也就是从这段关系中得到的利益)变成注意对方的缺点(成本),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的亲身经历了。
回归主题,降价这个动作,说到底是告诉消费者,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获得一个收益。
而心理距离的理论告诉我们:当消费者对一个商品心理距离很远的时候,根本就不会关心成本。
因此,降价促销要有效,前提是已经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了价值感。至于如何为商品建立价值感,我可以在以后的文章用一个单独的篇幅来讲,在这里就先不展开。
但是对于很多营销人来讲,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而是:
如果我的产品还没来得及建立价值感,但是迫于资金链需要已经要降价冲销量了,怎么办?
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办法,就是——快速设立一个价值锚来建立暂时的价值感。
在之前的文章,员外曾经给大家讲过价值锚的概念,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价值的衡量在心里总会找一些已知的参照物。
因此,我们可以人为地制造参照物来快速建立价值感。
1. 并排锚定
并排锚定是零售业里面的一个常用的做法,具体来讲就是把两个功能,容量和外貌都相差不大,但是价格相差不小的商品并排放在一起。
这样顾客就会觉得买低价格的那个很划算,因为他们心中对这个商品的价值判断,已经被高价的那一个价值锚影响了。
2. 原价锚定
除了以同类型的商品作为价值锚,还可以让商品在其他时间点的价格作为锚,最典型的就是原价与特价。
在这种情况下,标定的原价就会成为商品的最大价值锚——消费者会以“这个商品是值这么多钱的”来考虑特价。
3. 群体锚定
还有一种操作就是让“被多数人选择和购买”作为最大的价值锚。我们在淘宝上购物的时候,都会下意识看一下评论数和月销数量。
其中的原理就是对于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区域来讲,已经被多人选择就等于是安全的,这套价值选择在原始人部落的生活中尤为重要,比如:被许多人吃过的植物就肯定是无毒的。
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这样过滤信息和节约思考能量的机制,所以很多时候被很多人选择就成为价值感的很大来源。
这些做法在交易型电商上也很常见,但是这种快速建立的价值感很容易被冲淡。
如果消费者在高认知模式下购物,就会很容易通过比较同类型的其他商品等方法,消除这种短暂的价值感。
说到底,建立实实在在的价值感才是积累长久销售的正途。
二、降价的作用
降价的作用并不仅在冲销售,很多时候我们对降价的理解,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逻辑——价格降下来了销售就上去,也就是经济学左上右下的需求曲线。
其实降价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增加销量这么简单。在这里我会引入营销学里面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(Product Life Cycle Model),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,降价可以发挥的作用。
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–导入期,成长期,成熟期和衰退期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推移,降价的作用。
1. 导入期
这个时期的适用范围是产品刚刚上线的阶段,这时候用户池积累少,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感也不高。其实在这个时段我并不推荐大家做降价促销,原因在上一段已经讲过了。
实在要做,就用上面讲的三个方法。
但是记住:短暂的价值感很难积累到真正有价值的用户。
2. 成长期
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,潜在顾客对我们的商品已经有一定的价值感了。
他们或许是从朋友那里听说过我们的产品,又或者对其他营销平台的露出感兴趣。
总之,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。
这时候要达到快速增长,就需要减少潜在顾客的顾虑,也就是试错成本。
就比如:
现在猴子面前有个坑,我们已经成功说服他们坑里面有香蕉店庆策划 淘宝,那么接下来要让他们跳坑只需要让猴子觉得坑不深,不会摔伤就好了。
在我之前的文章有讲过感知成本的概念,就是除了金钱以外,时间和精力也是感知成本的一部分。降价其实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减少这三类感知成本。
如果消费者对商品最大的顾虑是质量问题,比如:BB车的材质问题,或者食品的极限问题,那么免费无理由退货会是最好节省精力的方法。
总之,在成长期,我们要分析清楚潜在顾客不购买的最大顾虑,然后用成本让利的方式消除那个顾虑。
3. 成熟期
到达商品的成熟期,基本上就是要全力冲销售了。这时候用与数量相关的定价方法会更有效,比如:买够几个就给大折扣,或者分享给多个朋友进行砍价。
这个时期一般时间都不短,但是有一点要注意,就是降价必须有节奏,不能持续太长时间。这其中的原因是人类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对变化是敏感的,但是当变化之后形成了常态,我们就无感了。
更可怕的是:这种正向变化突然消失带来的剥离感,会让我们对相关事物的印象降到最低。
举个例子:
如果你的老板跟你说,从今天开始,暂时性地每个月给你一个月工资当奖金,你肯定很开心;但是这种开心只会最多持续几周,然后你就习惯了。
几个月之后,老板说这个月奖金没了,以后也不会有了,不但这个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当初的快乐(因为人类对同等量级的损失的痛苦大于收益的快乐),而且你会恨上你的老板和这个公司,觉得他们剥削了你。
一味长期地降价,会伤害到品牌价值和很难支撑起以后恢复原价。
这也是在零售行业内很多商品一开始降价,就再也回不了原价了。
因此产品的降价要有一定的节奏,这种节奏体现在:
不要让消费者觉得你是为了很急地把商品扔给他们所以才降价。
如何做到这一点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会详细叙述。
4. 衰退期
位于衰退期的商品价值感,已经不如前几个阶段那么强烈。一般这个时候,企业已经计划好,用另外新推出的产品,来重新激活市场,但是旧的商品通常仍然会有库存积压的问题。
如果是对于APP或者服务类付费会员的开发,企业则需要考虑怎样把原来产品的消费者,转化到新产品的用户池。这个时候旧商品,其实都肩负了一个使命,对于实体零售店和线上零售店,就商品的降价促销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踏进,或点击进店铺。
对于服务类商业,旧业务的降价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并对新服务感兴趣。简单来说,都是引流。
对于引流,笔者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有详细的叙述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找:我们常常讲引流,究竟在谈什么。
现在我们把引流放到降价促销这个前提下,会发现:其实最大化实现降价引流的前提,是有目的性的把旧商品和新商品连接起来,增加信商品的曝光和价值感。
笔者曾经看到过很多零售商希望用降价做引流,但由于目的性不强,最终结果就只是让顾客进店买了降价的商品然后结账走人。
如果你去问这些零售商,怎样能更好降价引流品卖出更多其他商品,他们的答案会是:
尽量让顾客在店里多停留一会儿。
潜台词就是——引流品只是负责把顾客引到店里面,然后我们就试着给出很多其他信息试试看吧。
为什么这样做通常效果不够好,可以回想一下我之前提过的认知模式理论。顾客在要进店买促销品的时候是处于低认知模式的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快点买到降价品就完成任务了。
这个时候给予太多杂乱的信息往往很难引起注意。因此必须要找到一个目的商品作为信息的附着物。
比如:以一盒面膜作为引流品,那么比较好的方式就是,把降价的面膜和需要推广的新出护肤品(比如:爽肤水、卸妆水)捆绑销售。
如果是服务类的收费,最好就是降价售卖旧服务的同时捆绑送试用新的服务,目的是鼓励用户下载安装,试用新服务。
总之,无论是引流还是捆绑销售,需要给顾客一种“我买降价商品已经占了便宜了,再试试新产品也可以”的感觉。
三、如何优雅地降价
在上文我们提到在产品成熟期冲销售的时候,需要保持节奏而不能一直降价。
这里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怎样可以做好这个节奏。
对于消费者来讲,降价最坏的感知就是:
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商家无缘无故让利的,其中肯定有猫腻。
现在很多商品越降价,越没人买,就是因为消费者没有感知到降价的理由。所以作为商家,在降价这个范畴内与消费者建立的最好关系就是回馈感。
说人话,就是:
因为有一个特殊的理由,我想回馈你所以才降价。
其实原理上来讲这与心理学里面的归因理论有关。
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,让一个办公室的打印机排长队打印,这个时候有一个实验人员进行插队。
情景一是实验人员什么都不说就插队;情景二是实验人员插队的时候会讲“你好,请让我先打印,因为我很急”。
实验结果就是情景二下受试愿意被插队的概率提高了2倍不止。但其实重新审视一下,实验人员说“因为我很急”这句话并没有任何实质内容,但是因为他给出了一个看似是原因的原因,人们就更愿意去让利。
这里暗含的意思就是:当我们让别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,如果能给出一个原因(尽管这个原因可能很无聊),别人的意愿也会大幅增加。
所以我们在降价的时候要做的就是: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原因,或者说特殊性。这样就能保证商家给消费者一个理由,消费者也给自己一个理由来购物。
(“不是我不想剁手啊,而是现在刚好XX,不买白不买”)
现在我们会想一下在消费者购物这个情景,什么特殊性可以作为原因来降价回馈他们。
1. 特殊消费者身份
因为你很特殊,所以我们想回馈你。
这种降价方式用得最多的就是会员制。不论是像山姆会员店,麦德龙这种大商超、还是餐厅APP、游戏,为会员给予降价优惠都是一个很好的归因。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会员,还可以创造出其他身份的特殊性。比如:都是某个星座的,甚至是超过某个身高,或者甚至像最近报道美国有个漫威死忠粉看了50多遍《复仇者联盟3》,都是制造消费者身份特殊的好契机。
2. 特殊时间
因为现在是特别的时刻,所以想回馈你
我们最熟悉的就有最近兴起的618、双11、双12等。
来源【写作训练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