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负责过电商、k12、IT培训的社群,自己总结了一套可以套用并且落地执行的社群运营流程,从sop到基础搭建到日常维护,以及社群的增长–留存–转化,还有活动的全方案。
社群: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平台。
一、社群规划全流程
上面的思维导图可以直接成为一个社群运营的sop,我曾经运营过给公司带来一个月成单10万的社群,也做过死群。有一些经验和坑想给大家分享下。
先说失败案例吧:
之前为了快速获取新用户,有了新用户就可以通过课程进行套电,算我们部门的有效数据。其次就是一对一和新用户沟通我们部门人员配置不够,因为那段时间就一个小姑娘在负责社群。所以建了一个学习python的交流群。
出于这两个目的建群,并没有规划好后期维护。我们拉新的手段就是豆瓣小组进行拉新,用户进群之后,我们就发布一遍群公告,让用户免费领课。一周内进群人数137,数据基本稳定不再有人进去了,我们就知道这一波拉新完毕。
本次临时组建的社群获取了100+有效电话,8%的成单率,8*6000的客单价。其实按照我们的这么小体量的公司已经还可以了。但是这个社群忧郁是临时组建,并没有什么用户定位,群定位和规则,所以半个月的时间就沦为死群了。
总结经验:如果小伙伴们不是为了凑数据,大家一定要至少梳理一个月的运营规划。避免群过早的死掉,不要每天为了发东西而临时凑内容。
第二个失败案例不算是自己的失误,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。也就是我们公司一个十多个学科的培训,但是社群并没有按照学科或者语言,或者用户进行分类。
初期的时候并没有什么问题,到后面就有问题了。鸡同鸭讲,并且运营的小伙伴不知道该发什么样的内容在群内。发java的,很多python的用不上,发初级,有高级的看着小儿科。当你社群已经非常庞大的时候,再想去做用户细分非常的难!
总结经验:各位小伙伴,从一开始进行社群拉新的时候,不要想着为了用户多,就大锅烩,什么用户都放在一个群里,后期非常难维护。
做得还比较好的案例:
之前做APP运营的时候,APP上我们有一个打卡活动,但是这个活动一直是在APP上运营,我们和用户基本上是无交流。用户随意在APP上分享,拿到积分后去商城兑换奖品。
我们通过一个行为,将APP这个功能实现了变现;
那就是组建社群,首先我们改掉了分享规则,进群分享进行打卡的有双倍积分,可以到商城兑换;之前的分享内容是生活、旅行等等,并且照片、视频形式非常杂乱。
把这种杂乱的分享,变成了7、14、21天打卡,群主是内部工作人员,带领用户一起打卡。本来是一群薅羊毛的用户,却在平台内部将“羊毛”变成了分享,在几期的打卡后,我们把羊毛用户进行了付费转化。虽然只有3-4%的转化率,但也是公司多年来的突破。
总结经验:这次社群之所以还算成功,第一是定位好,第二是和用户之间的粘性紧密,每一个用户进行英语口语打卡,绘画打卡等都会有老师每日点评。第三是打卡结束后,进行三轮转化,没有付费用户了立马解散群,让用户进行下一期打卡活动。
二、社群基础搭建
这个是基于我们小课做得临时的一个社群规划,直接给大家放在这里。可以按照这个格式,先把每天要做得分享和话术提前写出来,在和部门内部人员去碰。
还有日常运营的表:以时间为轴,进行规划。
8:00-9:00 早安 分享一些当日行业有关的热点,这个非常好找。
资讯网站网址如下:
11:00-12:00 可以分享自家产品,或者是昨天发布的内容反馈;
13:00-16:00 这个时间段大家比较容易摸鱼,八卦啊经验啊分享的好时机;
17:00-18:00 下班前可以和大家互动,比如发发自己正在工作的状态,社群运营拟人化非常容易和用户产生粘性;
其余时间按照自己公司业务和产品进行规划,以上只是举例。
三、增长>转化
1. 拉新
在各个渠道进行拉新,举例:
以上是清北网校的一个引流到社群的H5,路径是:关注公众号–弹出欢迎语–点击–跳出H5–扫码进群–领取资料;
具体如何拉新不在这里进行分享了,之前文章也分享过如何获取流量。
2. 留存
具体活动形式还是应该根据自家公司产品而定。
3. 转化
四、活动以及互动
社群活动裂变是最常见的qq群营销方法,之前做社群的话
来源【写作训练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